近年来, 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新庵村深入实施“红色动力”工程,牵头打造区域联动党建“同心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山水生态环境优势,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推动村级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康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区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为了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给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新庵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增强组织振兴,通过与7个党组织、150多名党员组成区域联动“同心圆”区域党建共同体,并成立区域党建理事会、完善“五共”工作机制、开展一系列党的活动,发挥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绘就区域党建“同心圆”,全面实现多方合作,互惠共赢,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村庄未来规划如何布局?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如何配置?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如何保护与开发?围绕这些问题,新庵村综合分析自身地理位置、人文历史、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状况等情况,全面梳理乡村振兴发展思路,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项目计划,为乡村振兴绘就发展蓝图。同时,坚持“一张蓝图”“多规合一”,按照《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规划编制村庄发展定位和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并以此指导村庄开发、建设和保护,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引领。
规划引领之下,新庵村紧扣新庵岭、泉州海丝野生动物世界、仰恩湖等节点,依托新庵岭闲置三层楼房,打造集啤酒工厂、花园式餐酒吧、创客空间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通过村级综合楼出租、土地流转、经营熊猫美食园等方式,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万元。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引进种植11亩黄金枸骨壮大村集体经济。改造仰恩湖畔仙境水上游公园,打造集仰恩湖畔花海、沿湖风景、灯光夜景、公益培训、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庄园,探索出一条“点绿成金”的生态宜居综合发展模式,成为万虹路沿线乡村振兴景观带。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对此,新庵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好村部环保旅游公厕及垃圾屋建设,着力打造“红色管家”,小区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守护绿水青山,方能收获‘金山银山’。”新庵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新庵村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党建引领,区域互动,将绿色生态转化为富民强村新动能,“点绿成金”探索产业振兴新亮点,将“荒地”变“景点”,将“景点”变“产业”,将“产业”变“效益”,坚定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宜居综合发展模式。(杜丹凤)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