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诉说五千年文明的韵味与传承

点击数:226 时间:2023-02-06 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中国话从何而来?经历过哪些发展?缘何成为如今的模样?近年来,文艺作品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近日,以语言为主题的文化纪录片《中国话》通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梳理,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语言图景,展示中国话的波澜壮阔与意义深远,弘扬语言之美。  

       语言有其独特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征,造就了中国人繁复的语言生态。中国是当今世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话是我们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脉,也承载着每一个人的情感记忆。

  中国话从何而来?经历过哪些发展?缘何成为如今的模样?近年来,文艺作品系统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国话的起源发展和独特魅力,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根植于血脉的“语言”新风潮。近日,以语言为主题的文化纪录片《中国话》通过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梳理,以广阔的视角和具象化的表达,勾勒出跨越时空的语言图景,展示中国话的波澜壮阔与意义深远,弘扬语言之美。

  从语言的韵味、语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话的演进、语言的传承、语言背后的情感、各异的沟通方式及对语言的保护等主题入手,纪录片宏观又不失细节地梳理出中国话传承的脉络,让每一句中国话都有迹可循,也让不同主题得到深入浅出的拆解和阐释。人们可以通过《诗经》寻找古代汉语的发音方式,辗转不同地域寻找方言声调的秘密,探寻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通过人口的迁徙、丰富的地形地貌,观察语言、方言的形成,一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语言现象;通过普通话的前世今生,看到普通话在新时代的变化以及中国人与普通话更为紧密的联结。

  语言离不开人的讲述,中国话的探寻视角不仅聚焦语言的历史演变进程,更采用普通人的视角,以质朴的讲述展示中国话的多样魅力。《中国话》选择以人为叙事主体,采访了一大批语言学者及几百位普通中国人,他们的讲述让“中国话”有了画面、有了感情、有了性格,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自然而然寻觅到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和熟悉感。语言的细微差异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思想与感情。母亲的歌谣、苗语中的“心”、神奇的语气助词……一字一句之间是中国人思维的载体、情感的纽带,唤起了人们对日常的思考,唤起记忆深处的温暖与感动。

  中国话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数字化时代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让语言的完整性留存和记录变得愈发迫在眉睫。《中国话》以影像的形式为语言赋予更多“可视化”与“可看性”,让语言的文化属性可以被听到、被看到,并生动隽永地留存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千人千面的讲述、天南地北的呈现、五花八门的记录,在丰富观众思考维度的同时,也生动呈现了中国话的海纳百川、生生不息。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2573.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