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本质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经济工作,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本质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理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要深刻把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使党的领导在经济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又可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使全党形成高度团结统一的有机整体。我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重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才能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调动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能否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取决于制度安排。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相结合,才能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保证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抵御重大风险挑战的根本依靠。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在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和行动力对经济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变得更加复杂严峻,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在不断战胜风险挑战中爬坡过坎,推动我国经济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党中央必须对经济工作负总责、实施全面领导。”“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而是通过一整套体制机制安排落实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始终坚持完善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一整套较为成熟的体制机制。要坚持通过规划引领体现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国家中长期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要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既要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又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调动地方积极性。要建立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和考评体系,推动党的各级组织都坚强有力,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常常腐败问题多发,资金资源密集领域往往腐败问题易发。改革越是深入推进,就越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深刻把握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深刻认识“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不根除,反腐败斗争就不能停歇。要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将防腐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要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努力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做经济工作,是领导干部能力十分紧要的方面”“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和水平,成为胜任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认识,全面理解把握。要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更加自觉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要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做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党员干部要始终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了然于胸,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要增强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要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要多学一些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知识,也要多学一点国际、战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驾驭复杂经济局面的能力。要走好新时代党的 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及时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靠党和人民战胜困难。要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
【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