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巩固彰显文化主体性

点击数:710 时间:2025-07-02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古今中外之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巩固与彰显文化主体性有助于破解并超越“古今中外之争”,解决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自立自信的问题。世界历史反复证明,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

  “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一个民族、国家或政党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自觉意识和主动精神。作为“两个结合”光辉典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文化主体性的有力体现。深刻把握文化主体性的理论贡献与时代价值,对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古今中外之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巩固与彰显文化主体性有助于破解并超越“古今中外之争”,解决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自立自信的问题。世界历史反复证明,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它既是中华民族跨越沧海桑田留下的注脚,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负文化使命形成的真知。它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文化主体性是对中华民族永续文明演进的规律性总结。中华文明古今相继、自成一体,在数千年的流变中绵延不绝,各民族形成了共有的精神家园,最为内核的文化根脉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蒙尘走向复兴,文化主体性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体的基因中。

  文化主体性是对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求索。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发展者和推动者。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过程是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与彰显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伟大创造精神发展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进而生发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有根本依托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是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的根本维系,关系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巩固与彰显文化主体性是形成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自觉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基础和前提。

  巩固与彰显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构筑于文化主体性之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文化的主体性越强,文化自信就越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拥有的引领力、凝聚力就越大,中华文明所创生的现代影响力、辐射力就越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巩固与彰显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没有民族认同,就没有民族发展。对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认同,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构成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深厚根基。中华文化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自生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这种文化主体性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塑了自成一体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旺盛生命力。

  巩固与彰显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即一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并不断发展、不断演进,成为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特色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这种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使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并呈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主体性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同民族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文化主体性特质的不同,在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的不同,由此成为世界文明多样多彩、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动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8502.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