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学者建言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点击数:652 时间:2025-07-28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段,确立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及七大重点任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城市治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新课题。  围绕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的路径探索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我国应构建“多中心、多形态嵌套”的现代化城市体系,以城市群为顶层框架,嵌套都市圈、中心城区及周边城镇,通过公共服务

  7月20日,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主办的“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在线举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确立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及七大重点任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城市治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新课题。

  围绕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的路径探索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我国应构建“多中心、多形态嵌套”的现代化城市体系,以城市群为顶层框架,嵌套都市圈、中心城区及周边城镇,通过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如何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彭翀提出,未来要注重城市治理研究的主动性与系统性,探索风险理论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兼顾管理与工程思维,关注超高层建筑运维风险。

  针对我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的现状,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陈文提出,应从资源禀赋等维度挖掘增长动能,推动城市从同质竞争向特色发展等路径转变。

  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认为,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已从“物质空间规划”转向“人的需求导向”,未来需进一步聚焦环境舒适、社会包容、历史文化传承的维度,兼顾居民的基本需求与高品质追求。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主编常亮认为,在城镇化率达67%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已从“盖楼扩面”转向“内涵提质”,文明是城市的核心动能,需通过历史文化保护、市民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等举措,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创新城市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首要内涵。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姜玲建议,以协同创新生态为核心,借助城市更新和智慧平台实现功能与社会关系融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田莉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实践,提出通过“超级智能体”模拟城市复杂系统,推动公众参与和专家决策协同,提升治理精准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吴建南表示,创新城市建设要以创新生态圈为核心,通过打造创新街区,整合校区、园区、社区;利用存量空间发展新兴产业;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强化城市在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谈及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刘伦认为,应紧扣七大重点任务,借鉴现有指数,用科学方法解决评价问题。

  近年来,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一方面通过“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等工作,拓展城市治理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深入城市治理实践。据该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介绍,研究院正在建设案例库,希望通过深度挖掘案例价值,推动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知识中心建设,助力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研讨会不仅深入解读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更立足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落地性建议。学者强调,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需坚持系统观念,在优化城市体系中实现空间协同,在创新驱动中激活发展动能,在民生导向中提升宜居品质,在科技赋能中增强治理效能,在文化传承中彰显城市特质。(记者班晓悦 通讯员杨鹏彦)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8700.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