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点击数:732 时间:2025-08-06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提供了科学指南。  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以科学方法破解难题,多维度协同发力。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锚定问题导向不松劲、深化改革创新不停步、依靠人民力量不止步,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前不久,《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提供了科学指南。

  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以科学方法破解难题,多维度协同发力。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锚定问题导向不松劲、深化改革创新不停步、依靠人民力量不止步,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奋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坚持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舟行万里,操之在舵。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到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从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付诸实践……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无不彰显我们党的深谋远虑与科学指引。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突破地域分割、部门壁垒的局限,顶住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压力,避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困境,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牢牢守住。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为生态文明建设锚定方向、擘画蓝图,是引领方向的“指南针”。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问题导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奋进的号角。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面对现实挑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识别、科学剖析、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要敢于正视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入手,从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发力,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要培塑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和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敏锐洞察生态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以创新的勇气解决问题,以制度的刚性防范问题,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中不断积小胜为大胜,让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化为生机盎然的现实图景。

  坚持改革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久之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老问题可能以新形式出现,新挑战也将不断涌现。面对新旧环境问题交织、治理瓶颈凸显的复杂形势,唯有将改革创新作为破局之道与动力源泉,才能破除利益藩篱、打通制度堵点;唯有锐意创新,才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前进道路上,必须进一步将改革创新的基因深深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肌体,推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科学技术、管理模式的迭代升级,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改革,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和补偿机制,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不竭动力,构筑起支撑绿色永续发展的坚实根基。

  坚持依靠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坚持依靠人民,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责任感,是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与力量源泉,也是破解生态治理难题、推动绿色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三代塞罕坝林场人接力创造“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还是“民间河长”“生态卫士”活跃在监督一线,都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生态智慧与改造环境的巨大能量。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汇聚人民实践伟力,生态文明建设方能获得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一方面,要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通过环境质量实时发布、污染源监管信息透明化等,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环境状况、理解生态政策;另一方面,要创新参与载体,拓展行动空间,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唯有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亿万人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最坚定的拥护者、最积极的参与者、最有力的推动者,才能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从而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8756.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