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讲好乡村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

点击数:280 时间:2025-09-23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出沙沙声。这是辛庄村的寻常周末。近年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带动下,一批高学历新村民来到辛庄村,在政府引导下参与建立整村运营机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子,在原有的草莓种植之外,培育了新业态。今年“五一”假期,辛庄村吸引了8万余名游客。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辛庄村的变化启发我们思考:现代化的乡村是什么样的?  先说“业”。乡村

  秋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在各地富有地域特色的庆祝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村,便是千千万万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乡村之一。

  当晨光漫过燕山南麓,村庄市集上飘来手冲咖啡香,研学木工坊里传出沙沙声。这是辛庄村的寻常周末。近年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带动下,一批高学历新村民来到辛庄村,在政府引导下参与建立整村运营机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子,在原有的草莓种植之外,培育了新业态。今年“五一”假期,辛庄村吸引了8万余名游客。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辛庄村的变化启发我们思考:现代化的乡村是什么样的?

  先说“业”。乡村土地“长”出新产业新业态,离不开包容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密云区的很多村庄,一方面可以看到草莓、西瓜等农业产业正朝着数字电商和农文旅融合的方向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经现代艺术、美学设计、文化创意元素改造过的乡村新型文化空间,民宿、餐饮、手作、教育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再看“村”。人们向往的乡村,一定是环境优美的乡村。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实践空间广阔。以浙江余村为代表的一类村庄,通过矿山复绿、水系治理极大改善了乡村环境,绿水青山成为村庄发展的最大底气;通过制度创新,碳汇交易、零碳建筑等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持续竞争力;通过数字技术工具强化村民参与,提升治理效能。

  落脚点还在“人”。新老村民融合,要处理好原乡人、返乡人和入乡人的关系。当新村民也学着做特色菜、吃出农特产品里的时令味道,当老村民也会自豪地带着亲朋好友走进“村咖”,乡村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就悄然发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乡村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保留乡土根脉又融入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文明新乡风。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的乡村多起来:浙江杭州的青山村,年轻人将新的环保理念和多元的文化空间引入乡村;陕西咸阳的袁家村,村民将关中传统建筑特色和非遗体验进行改造和转化,融入乡村建设……现代化乡村,早已超越几十年前想象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了更丰富的形态。当然,现代化乡村的建设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自上而下的引导扶持与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相结合。

  变化中的中国乡村,不仅正在提供一种城乡融合、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为全球南方国家乡村发展提供宝贵经验。讲好乡村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9146.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