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从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不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尊严,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这一铿锵有力的宣示,穿越历史,昭示未来,既是对不朽功勋的致敬,更是对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始终鼓舞着我们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底气,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有助于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抗战精神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并始终贯穿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实践进程中。其所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不但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脉络,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提供了精神动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精神基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得到了最生动、最深刻的诠释,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它不仅维系着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人格特征。面对日本法西斯疯狂的侵略气焰和残暴行径,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无数忠义节烈之士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无论是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还是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其中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勇往直前、死而后已的民族气节,一直哺育着中国军民以崇高的民族斗志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神圣战斗当中,成为激励人们坚持抗战的精神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面对装备精良、凶残暴虐的日本侵略者,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在血与火中熔铸的英雄气概,历经岁月沉淀,已然成为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武器和军队的对抗,更是意志、精神与信念的较量。面对国土沦陷、民生凋敝、敌强我弱的至暗时刻,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抗战到底的强大精神支柱。无数仁人志士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在烽火岁月中坚守理想信念,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这种在民族存亡之际持续迸发的精神力量,也必将在新时代,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奠定坚实保障。
有利于维护团结稳定大局
伟大抗战精神是凝聚民族共识、巩固思想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力量。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持续为维护团结稳定大局提供重要保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勇御外侮,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种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民族团结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根基与情感基础。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能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夯实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文化不可磨灭的重要标识,对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更与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反映出中国人民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认同与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既是抵御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强大支撑,也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源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有助于正本清源、坚定文化立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持续而深刻的价值引导。
增强历史自觉与时代担当。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激发思想觉悟、促进精神自省的有效途径。伟大抗战精神内涵深厚、易于共鸣,能够直抵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带来思想灵魂的深刻洗礼。同时,由于历史故事广为流传、群众基础坚实等特点,伟大抗战精神具备显著的传播优势与良好的教育效果。将其融入全党思想教育全过程,能够助力广大党员从抗战历史中铭记初心、汲取力量,增强共产党员的历史自觉与时代担当。通过深化抗战史学习教育,有利于推动党员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出信念坚定、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先锋力量。
有益于共筑世界和平发展
伟大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以其深远的世界意义,为共筑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有力支援了苏联、美国等盟国的作战行动,对战后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构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积极倡导并付诸行动,远征军赴缅对日作战,与盟军协同抗击敌人,付出巨大牺牲。同时,中国也得到了反法西斯盟国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宝贵支持。这段并肩作战的经历,不仅深化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使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与认可,为战后参与国际秩序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迈向伟大复兴光辉历程的重要稳定器。
当前,中国秉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参与全球治理。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到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以切实行动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展现出大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重要篇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所蕴含的伟大抗战精神,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冷战思维不断抬头,必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向世界弘扬“和平发展”的中国理念,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维系世界人民和谐相处的重要精神纽带。
“鉴往事,知来者”。伟大抗战精神贯通历史与现实,联结中国与世界,体现出中国坚决反对侵略扩张、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一贯立场。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伟大抗战精神,必将继续鼓舞着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与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前行,开创人类文明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新时代统一战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ZK0120250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